导语: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热议。你觉得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置顶

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觉得这篇作文的确展现了考生的知识面和积累,但也有人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应简洁、准确、易懂。你觉得#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今天 00:48 转赞人数超过12万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最热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那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其实那些生僻字词、生僻典故全都可以去掉,完全可以用通俗语言将意思表达得更加晓畅明白。作者这么写,无非是掉书袋和炫技而已。
考生为了博高分而投机炫技,其实可以理解。但糟糕的是浙江作文阅卷组的最终判断。起初,第一位阅卷老 展开全文c
考生为了博高分而投机炫技,其实可以理解。但糟糕的是浙江作文阅卷组的最终判断。起初,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这篇作文打了39分,这是正常人的反应。然而,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阅卷组组长陈建新教授一锤定音,满分!
这是一种怎样的示范引导?这会不会让很多考生解读为,堆砌若干生僻字、生僻典故、外国名人名言,就有更多机会得高分?
画虎不成反类犬。资质寻常的考生如果也按照这种思路来写文章,他们的作品绝对会比这篇满分作文更糟糕。
而且,引用生僻字词、典故的写作手法看似高深吓人,其实却是最容易在未来社会被人工智能AI所取代的。你所能死记硬背的生僻词库、名人名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AI相比。当把若干关键词输入这种自动写作的APP软件里,它会迅速生成一篇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似懂非懂、朦胧感十足的佳作,完成时间以秒计。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高考作文应该考察的,就是鲁迅先生说的这种能力。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6:18 来自 微博 HTML5 版
最热观点

尽管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得了满分,但我不觉得它值这个分数,文章逻辑再新奇严谨,让人读不懂又有何用?哪怕阅卷老师识货,能感知到文章的学术性深度,给予了“满分”肯定,并直言不建议学生模仿。可来年的高考作文,恐怕还会有人为了博出位而选择“掉书袋”,能简单说清楚,非要往晦涩难懂方向去写。 展开全文c
实话实说,文章的作者确实有深厚的文化沉淀,进而“炫起技”来也游刃有余。可在满分范文的引导下,会不会有人“东施效颦”,备考时故意找晦涩的古文书籍背,将准备好的几个生癖词组,当成高考作文的“制胜法宝”?优秀的高考作文,绝不能是《生活在树上》这样的,看似满篇生僻字词、学术大师、高深理论,实则空洞无物、味同嚼蜡、不知所云……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就拿高考评分标准来评判此文吧。阅卷老师真看懂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吗?好的文章应是百花争艳、不落窠臼的,哪怕就朴实无华的语言,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意,而非华丽词藻堆砌下,人为制造阅读障碍,这种文风一旦形成,恐怕又是另一种“八股文”,只重框架结构,而失了真的内核。鲁迅先生告诫我们: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8:26
最热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浙江卷题目: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点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立意深刻,表达难懂。前喻社会、后浪时代,很特立独行。但爱卖弄欧化句式,崇洋媚外,人为营造阅 展开全文c
点评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立意深刻,表达难懂。前喻社会、后浪时代,很特立独行。但爱卖弄欧化句式,崇洋媚外,人为营造阅读障碍,词藻华丽乱堆砌,病句连篇不通俗。为了卖弄而卖弄,表面很唬人,实则是一篇故意卖弄的八股文,好的文章首先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所以不能给满分,专家意见一半肯定一半否定,你怎么看?#雍容大度我心飞扬# 2定西 L张胜军的微博视频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8:17 来自 曲屏双摄vivo Xplay6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从这个定义可知,高考作文考察的就是考生是否有能力运用恰当的文字表述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彰显个性 展开全文c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 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从这个定义可知,高考作文考察的就是考生是否有能力运用恰当的文字表述对世界对自我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彰显个性并进行创造性的表述。理论上, 作文是个人内在心智和精神的外化。
但事实上,高考作文大多雷同,沦为新时代的八股文,除了极少数有语言表达天赋的学生,大多数学生都是按照老师教的模式来写作文,就像解鸡兔同笼题的套路一样,背下来就能解。模式化作文当然很难拿到很高的分数,但也能拿到一个中庸的分数。所以,最终高考作文实际考察的还是学生照葫芦画瓢的能力。考虑到,还有大把学生连照葫芦画瓢的能力都缺乏,能达到这个水准的学生,已经能算合格了。
另外,在高考作文上创新,是有莫大风险的。改卷的老师固然厌恶模式化作文,但真要遇到有创新性的作文,往往会导致评价两极分化。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22:44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发争议,我的观点是这篇作文应该给满分。有人说这篇文章晦涩难懂,但这恰恰说明了文章作者的超常语言文字驾驭能力。有人说这篇文章生僻字太多,但文章作者每一个用词都经得起推敲。高考作文是考察一名考生母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测试方式,要在这个赛场上取 展开全文c
08月03日 16:55 来自 微博 HTML5 版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的能力,就像是数学最后一道大题一样,对考生进行学科综合性的考察。
但是在我看来,语文这一门学科,除了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考察以外,更多的还是在考察学生的视野,格局,见识,积累。作文,更是对这些能力的升级考察。
高考结束后没多久,和朋友在讨论语文如何才能拉开分 展开全文c
但是在我看来,语文这一门学科,除了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全面考察以外,更多的还是在考察学生的视野,格局,见识,积累。作文,更是对这些能力的升级考察。
高考结束后没多久,和朋友在讨论语文如何才能拉开分差,其实就是靠作文。语文想要的高分,除了字词句上的基础累积以外,就是作文至少可以拉开8分差距。
当时我们感叹,语文是一个或许你早就三十而立,才能勉强得到高分的学科,因为在作文里,还有一项隐形考察,就是每个人的阅历。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8:23 来自 iPhone 11 Pro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就这篇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来说,我觉得达到了给高分的要求。特别不同意曹林说的这篇作文污辱了语文这句话,其实曹林的那篇评论在很多人看来更是污辱了语文。不能因为自己学识浅薄,看不懂别人用的汉字,就感觉逆他者要亡了。正像曹林的很多观点,许多网民也不同 展开全文c
高考作文,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不必千篇一律,更不必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考生的作答符合试卷的要求,文字、逻辑、语言、构架合理精彩,那就应该给高分。高考考核的重点在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文字运用等等,只要一篇作文不违和,表达清楚,立意明确,就达到了相应的要求。至于是不是用的字词是晦涩的,是不是所有人都能看懂,这个不一定强求。前几年的赤兔马和诗歌满分作文,很多人也是看不懂的。正常。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7:52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高考作文考的实际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文章思想是否能“跟紧时代”、“符合当今社会主旋律”,让阅卷人认同;另外一个就是你的纯粹的写作能力,能否流畅、严谨甚至是漂亮的表达出文章思想。
我个人认为是想考察我们的三观和审题,还有辩证说理的能力,考的是使用语言达 展开全文c
08月03日 17:55 来自 华为畅享10 Plus
最新观点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个人认为高考作文应侧重于考察学生对命题主题的把控力、阅读涉猎知识面、逻辑思维、观点论证和文字积累应用等等,让文章有深度、有感染力,让读者阅读有欲望、思想受启发!
08月03日 17:48 来自 HUAWEI Mate 9
最新观点

通过作文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思辨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作文是这个时代出的一道考题,或结合时事引出你对这个事件甚至这个时代的思考进而培养你独立思考的能力、或写出自我感受表达内心让你审视内心形成对自己感性认知,于内于外都有好处。
很多时候,想告诉别人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展开全文c
很多时候,想告诉别人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写点东西,这其实也算是微型作文。#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2北京·沙河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7:57 来自 HUAWEI Mate 10 Pro
热门

【快评 | 晦涩的浙江满分作文,不说人话也能得满分?】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对于题目为#生活在树上# 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文章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
首先要说的是,满分作文到底长什么样,官方予以公开很有必要 展开全文c
首先要说的是,满分作文到底长什么样,官方予以公开很有必要,不能因为害怕争议就不公开。但浙江这篇高考满分作文,未免太过奇葩了。满篇都是生僻词,外加一堆似懂非懂的名人名言与晦涩难懂的翻译腔调,反正我是读不下去的,而且我同样很怀疑,阅卷老师是不是真的读懂了。第一位只打了39分的老师,大概就没读懂。后面两位老师打了55分,阅卷组长最后定了满分。这就不免令人好奇:是翻了书查了生僻词和名人名言,还是觉得不说人话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所有的文章都是给人看的,高考作文不给别人看,至少也是给阅卷老师看的。当文章失去了最基本的交流沟通的价值,所谓文采很可能就是一种迂腐的卖弄。
这些年引起争议的满分作文里,不走寻常路,恰恰是最常见的套路。为此,有的写成文言文,有的全篇堆砌华丽辞藻,走晦涩难懂路线,无非是另一种博出位的方式。如果这些博出位的举动,总能获得成功,就会给所有考生传递一个信息:不要试图在内容上写好文章,而要在形式上去绞尽脑汁。不得不说,这指向的是另一种形式主义,高考作文的形式主义。
当“不说人话等于高分”成为高考作文的评分规律时,符合大众期待的好文章会越来越少,狡猾的“四不像”文章则会越来越多。(文|舒圣祥)
你怎么看?O叮咚快评 | 晦涩的浙江满分作文,不说人话也能得满分?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9:29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热门

【#考古女孩钟芳蓉连夜给樊锦诗回信#】据@现代快报 ,湖南女孩钟芳蓉收到樊锦诗先生赠予的口述自传后,激动的她连夜回信:“很庆幸自己能在樊先生的影响下确定自己的兴趣并坚定地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让我的成长有了更多的力量……”小调查:你所选专业是自己喜欢的吗? 展开全文c
08月03日 15:38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热门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引热议#:有人称老到且晦涩,有人称辞不配位】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介绍,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中国知网显示,浙江 展开全文c
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点评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但点评专家同时也指出,写成这样需要考生阅读大量书籍,文字表达如此学术化,也不是一般高中学生能做到的。“当然,其中的晦涩也不希望同学们模仿。”(澎湃)#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O网页链接 收起全文d
08月03日 18:3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这也是浙江卷最后的折腾,是打开铁屋子振聋发聩的呐喊,而那些其他全国卷地方卷暮气沉沉的题目反而四平八稳,寿终正寝。浙江卷以她不愿意见到的方式,推向风口浪尖。
18分钟前 来自 HUAWEI Mate 9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搞搞清楚啊,高考作文是为了拿分不是为了出书啊,在座的各位高考作文自己写的啥样自己不清楚吗?都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高考作文什么套路大家别懂装不懂了。
你跟一孩子较什么劲啊,各位上学的时候语文老师教的是不是就是这样,各位心里有数,人家孩子用了技巧得了高分,人孩 展开全文c
今天 04:07 转赞人数超过30 来自 小米8 SE

香港疫情新闻8.3:
1.内地医生别了一岁女儿,支援香港抗疫
2.内地支援队将提升香港每天检测量至20万
3.昨天搞错一个,今天又有搞错
4.曱甴:拒绝支援,这种病没得治
5.香港大妈一语道破:拒绝内地支援香港的真正原因,因为内地医护技术高超,而香港黑医护自私自利,怕被抢了工作
6.港府欢 展开全文c
1.内地医生别了一岁女儿,支援香港抗疫
2.内地支援队将提升香港每天检测量至20万
3.昨天搞错一个,今天又有搞错
4.曱甴:拒绝支援,这种病没得治
5.香港大妈一语道破:拒绝内地支援香港的真正原因,因为内地医护技术高超,而香港黑医护自私自利,怕被抢了工作
6.港府欢迎内地医疗队抵港 ,中联办:中央和祖国人民是最坚强的后盾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5g和北斗具有天然的融合性# 收起全文d
今天 03:40 转赞人数超过5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网友读不懂就叫辞藻堆砌?就叫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我在此疯狂diss那些说文章是?的人
我就奇了怪了,这考生写的文章你读不懂就叫没水平啊??那些新闻底下的评论怎么回事,直接就堆砌辞藻balabala的字眼往上放。
倒不是我自吹自擂自己文化 展开全文c
我就奇了怪了,这考生写的文章你读不懂就叫没水平啊??那些新闻底下的评论怎么回事,直接就堆砌辞藻balabala的字眼往上放。
倒不是我自吹自擂自己文化素养多高,说实话我读了好多好多遍,第一遍我确实不懂甚至觉得很懵逼,但是我去知乎上找了文章里的生僻字词解析,然后又重新读了好几遍,是有中心思想的啊。每一段确实都在用花里胡哨的名言说理,我不都能看懂,但字面意思能理解一二。不说全都贴合,但是不至于你们说的什么镶了金箔的?吧?也太不尊重人了吧?
所以,关于这个学生水平高不高,我断定ta绝对是个高手,不是写作高手也是阅读高手,不是阅读高手也是背诵高手,不是背诵高手也是临场发挥高手。总之是你我不可企及的高度,就现在网络上喷来喷去的哪个18能写成这样?我不信
关于满分合不合理,我个人倾向于高分不满分。因为立意不是特有高考需要的那个味道(你懂的你懂的你懂的)不过我只是一个拜读文章的菜鸡。但我想说微博上的云阅卷老师真的歇歇吧。还喷人家阅卷组长?也太高看自己了吧?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这么多老师呢难道都是傻瓜?都是吹捧无脑堆砌的five点心?对我国教育水平自信点吧。
关于作文到底考察的是不是这种能力,人家都说了不建议效仿,可见老师们只是惜才。个人还是倾向于讲道理深入浅出的,这文章属实晦涩,有话不好好说这也是我觉得应该高分不该满分的原因。
总而言之,人家肯定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有这功夫多读读书吧。还玩平安经的梗呢,真可笑 收起全文d
今天 03:17 转赞人数超过20 来自 iPhone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不会真的有人觉得自己的大白话作文得低分的原因是因为阅卷老师喜欢矫揉造作一点的文章吧不会吧不会吧
今天 03:13 转赞人数超过10 来自 Android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他这就是看病下方,是给阅卷老师看的,不是咱们普通读者,咱们讨论这类文章该不该满分没啥意义。反正我看不懂觉得还不如“寸心恰似丁香结,看看瘦尽胸前雪”这样浅显低俗有趣的
今天01:59 来自 窗 – 魅族 PRO 7 Plus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给我整懵了,华丽词藻和深刻含义又不是……不能共存。简约风是受人喜欢的,华丽风依旧是别人的梦。看阅卷老师的,普通网友总该记得术业有专攻吧,三个阅卷老师改,够公平的了吧
今天01:43 来自 nova5Pro人像超级夜景

快速阅读完这篇题目是《生活在树上》的高考作文,我的第一反应是去查字典—— 嚆(hāo)矢(shǐ)、肯綮(qìng),第二反应是尽量跟上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思考完毕的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对作者的部分:这小孩读了很多书,平时应该是个喜欢琢磨事的人,考试也很小机灵。
对自己的部分:被后 展开全文c
思考完毕的时候,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对作者的部分:这小孩读了很多书,平时应该是个喜欢琢磨事的人,考试也很小机灵。
对自己的部分:被后浪狠狠地碾压了一遍,再不跑起来都追不上他们留在风中的余馨。
真是热闹,一抬头,外面讨论地热火朝天。种种情绪被挑到空中,拉成丝,风往这吹,就往这飘,风往那吹,就往那飘。
分享几个问题吧,也不用回答。
大呼“炫技”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词怎么从脑海里冒出来的,说的时候心里面又在感受着什么。
担心教育导向的时候,是否回想过一直以来的高考应试策略,自己当时的英语作文又是如何完成的。
谁能打包票晦涩的文章就一定有深意,谁又规定的好文章要如平铺直叙一眼读懂。
看着他们评价满分作文,浑身都是用意。
如果你能评价满分作文,我就能评价你。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生活在树上# #2020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收起全文d
今天01:1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仅仅表达一下个人观后感,有几个字是我20多年来头次见,也希望是最后一次见~我觉得文章嘛,最重要的是让人能看懂,那些学术论文另当别论,这篇作文我没看懂,甚至没有兴趣看完,像堵车一样,读起来也不是很流畅,有点堆砌文字的感觉,对于文化有限的我来说,能让绝大部分人 展开全文c
今天01:05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文学到头来还是要为生活服务的,这就让我想起我老师经常说的提取信息和表达信息的能力。我认为高考提倡的应该是以最通俗的语言写出最深入人心的那种文章,就好比平凡的世界那样。但那篇文章我虽然看不懂,但考生绝对也很??
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热议。 有网友觉得这篇作文的确展现了考生的知识面和积累,但也有人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应简洁、准确、易懂。你觉得#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 转发 2482
- 评论 6814
- 128120
08月03日 14:5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今天01:01 来自 nova4自拍极点全面屏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考生说希望自己过上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主角的生活。这本小说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小说的精神内核又是什么?来微信读书感受原著的魅力吧! >>O微信读书 【转发】抽3位书友送《树上的男爵》 实物书1本。? 发现更多书籍推荐视频,请关注#微信读书 展开全文c
今天 00:58 转赞人数超过80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要是按照浙江高考作文的标准,考察的就是套路的能力、堆砌的能力、装逼的能力、掉书袋的能力、扮演活体词典的能力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和传递思想,是为了产生交流与共鸣。依靠堆砌辞藻伪装深度,刻意树立起沟通的壁垒:“看!我多博学!”这种行为和 展开全文c
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和传递思想,是为了产生交流与共鸣。依靠堆砌辞藻伪装深度,刻意树立起沟通的壁垒:“看!我多博学!”这种行为和尹天仇天天把斯塔尼拉夫斯基挂在嘴上,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收起全文d
今天00:52 来自 iPhone 11 Pro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我至今不知道我高考作文多少分 就知道个语文总分
今天00:48 来自 vivo智能手机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作为刚经历过高考的人感受,我们高考图什么啊,高分考大学啊。我有炫技的能力我为什么不炫呢?有那个能力干嘛藏着掖着,大家十几岁的年级,就是想展示自己的能力,并且这个东西很主观,拿来应试就是得分而已,干嘛被有些人说的穷凶极恶
今天 00:43 转赞人数超过10 来自 全屏双摄 OPPO A5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让这位考生照顾大众,照顾鲁迅,照顾文风,就是不让照顾自己的分数呗?
今天00:41 来自 nova5 人像超级夜景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浙江卷中所谓:家庭不同的预期、社会不同的角色与个人的落差或错位。
这大概就是现实了…
考生也厉害:“既不否认原生的家庭性与社会性,又承认自己的图景有轻狂的失真。”
对于所谓辞藻难以理解会否是并不承认自己图景有失轻狂呢?
最后,希望这位18岁的小朋友加油吧…
今天00:32 来自 HUAWEI P30

#高考作文考察学生什么能力#
第一遍我较认真地看了背景、结果 到作文随意瞟了一眼没看出什么就没看了,第二遍再认真地看作文内容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 还是我太浮躁 没有求知的热情。 佩服能拿出字典查的网友虽然也是不太相信所有说查的真的有查
今天00:32 来自 OPPO智能手机